新余学院第二次党代会
基层声音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基层声音

机关第十四党支部:打造坚强堡垒 构筑育人高地

  • 作者:
  • 摄影:

新余学院机关第十四党支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余学院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充分发挥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应有贡献。

 党建引领,思想武装,突出支部之“魂”

1、强化政治站位。新余学院机关第十四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该支部将党建引领和思想武装作为支部工作之“魂”,坚持党建引领,用思想武装党员头脑,使该支部政治有方向、工作有目标、干事有氛围、育人有激情。

2、强化理论学习。该支部坚持每周二下午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每月一次的主题党日活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章、党内法规等,让党的理论知识进头脑进心间,提升了党员的思想意识和政治觉悟。

3、强化思想教育。该支部重视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经常性的谈心谈话解决思想问题,确保了党员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坚定,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强。

 工作扎实,措施到位,强化建设之“规”

1、支部建设规范化。该支部大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升党的建设工作水平,做到政治过硬、思想纯洁、组织有力、作风优良、纪律严格、廉洁奉公、执行力强。作为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新余学院基层党建“三化”重点建设党组织,支部严格按照“四个方面定标准,六个方面立规范,一张网络联整体”要求进行建设,确保“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集中制、党员教育管理、发展党员工作等规范到位、有章可循。

2、阵地建设标准化。支部积极打造温暖党员之家,标准化的党员活动室以整洁的环境熏陶党员、以深厚的文化滋养党员、以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吸引党员,成为了党员理论学习平台、活动交流平台和凝心聚力平台,党员在标准化的党员活动室里有了认同感、归宿感和责任感,活动室的阵地作用得到充分凸显。

3、“强肌计划”长期化。支部着力实施“党建+强肌计划”,将提升党员的政治、思想、文化素养作为长期工作来做。每周开展一次“微党课”活动,将内容的“微”和形式的“微”(微信微党课)结合起来,由党员轮流进行,让每个党员受锻炼、所有党员受教育。同时,支部持续开展“同读红色书,共圆中国梦”读书活动,每月至少一次,共读的第一本书为《红岩》,每次活动由支部书记领读,随后其他党员轮流用饱满的声音进行朗读,大家态度真诚,充满真情,共同感悟共产党员在时代中不变的“红岩精神”,并通过感召英雄力量,做好立德树人工作,该活动已成为支部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4、“痛客计划”常态化。支部推出“党建+痛客计划”,梳理出难改而师生认为需改的痛点,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以党员挂点形式,带头发现问题、协调解决痛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支部将“痛客计划”常态化实施,解决痛点问题13个。

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彰显党员之“爱”

1、爱岗敬业有作为。通过推进党员先锋创绩活动,让党员公开承诺、认真践诺,提升党员的责任感。党员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工作中勇担重担,吃苦在前,团结协作,不计得失。所有成绩的取得都是“爱”的付出和体现,是初心不改、矢志不移。

2、志愿服务有奉献。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走进“梅园小区”进行街道清扫,建设大港亭村、站东社区“幸福书屋”,志愿捐款到颐养之家慰问孤寡老人等等,支部党员积极参与、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

 文化育人,品牌先行,打造业务之“特”

 2014年以来,支部以党员为骨干力量,立足“读者第一”服务宗旨,以“聆听真人故事,感悟多样人生”为主题,力树“舆论导向旗”“典型引路旗”“学术引领旗”“创业励志旗”四面旗帜,精心打造了“党建+真人图书馆”活动平台,一般每月一期,目前已开展89期,共吸引校内外读者8000余名。该活动已成为新余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亮点和品牌。

1、舆论导向,树立正确三观。如校领导曾以长辈和朋友的身份作客真人图书馆,讲述面对人生不同角色转换的经历,帮助校内外读者尤其是大学生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典型引路,彰显榜样力量。如被称为“撒哈拉玫瑰”的全国最美医生郭璐萍跨越地域、国家和种族,挽救了近百名非洲妇女儿童的生命,即使自己身患重病依然坚持工作,使现场读者深受感动。

3、学术引领,提升文化素养。如著名作家叶辛先生围绕“阅读与人的发展”主题,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与故事,激励大家热爱读书、热爱中华文化。

4、创业励志,诠释梦想意义。如新余市文联作家何闯讲述了他技校毕业后在新余电厂十几年作锅护工期间,一边工作一边坚持看书写作的创业经历和故事,给青年读者以启迪。

 以人为本,服务至上,赢得群众之“信”

1、努力增强内生动力。支部以人为本,关心爱护本部门每一个教职工,充分调动部门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赢得了部门群众的信任。普通教职工李勇感受到支部的强大凝聚力,感召于支部党员的精神力量,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最终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支部所在部门有一位特殊的聋哑职工,在准备元旦晚会节目时,支部鼓励所有人参加,这名职工因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最终克服困难充满自信地同大家一起登上了学校的大舞台。

2、极大满足师生需求。支部想师生之所想,努力为大家解决实际问题,赢得了学校师生的信任。如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为师生读者配备了100盏台灯,一盏灯一束光,让师生读者感受到了温暖,让图书馆也真正成为了最美图书馆。在学校服务工作满意度测评中,图书馆的满意度均位列较前,得到了师生群众的充分认可。

3、积极拓展社会服务。支部利用部门优势,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开展信息资源传递、真人图书公益活动及参与市发改委相关课题研究等,赢得了社会群众的信任。

新余学院机关第十四党支部在不断规范工作制度、落实工作任务、开展文化活动、服务社会发展中,努力建设成学习型、服务型党支部。让支部充满活力,让党员充满激情,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实落细落地,已成为该支部永恒不变的工作主题。